返回首頁 | 返回本書目錄 |

 

耶利米書第八至九章

 

  13. 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,先前已安葬的耶路撒冷居民,骸骨均會被入侵者挖掘出來。這種野蠻的行為或許是為了蓄意羞辱當地的人,也可能是要挖出值錢的陪葬物品。另外,它亦可解釋成敵軍最後進攻首都前,修築進擊梯道時的偶發事件,不過此種說法的可能性較小。挖墓的意義似乎是,故意讓那些生前一心敬拜天上萬象的人曝屍,藉此亦證明這些星象毫無能力阻止上述的奇恥大辱。耶利米最後提醒猶大人,這些骸骨必在地面上成為糞土,而比已死之人命運更為悲慘的,是那些存活的人。

 

49 J. A. Motyer, NBD, p. 1043.

4∼九1. 悖逆和拜偶像的百姓(馬索拉經文八423

  先知察覺到同胞傲慢、任意地背棄神,其實是逆性而行。他認為他們蓄意壓抑遵行神法則的本能,而寧可選擇沉迷在迦南異教荒淫的儀式中。猶大的罪行罄竹難書,耶利米對此深惡痛絕,並為她的命運哀哭。

  47. 先知以 s%u^b[ 一字的文字遊戲,即轉去……轉來,來開始這段詩歌體裁,內容是一個自滿的國家不偏不倚地走向毀滅。一般的正常人總會從錯誤中學到教訓,但猶大人卻因自己的頑梗和任性,從未記取前車之鑑。然而,只要他們願意悔改,要蒙拯救還來得及。但可悲的是,雀鳥尚知依本能按時移棲,以色列人卻堅定拒絕先知一再的敦促,而不願回應西乃之約愛的激勵。法則是神所命定的一切,不論是候鳥的本能,或是祂所給予人類的帶領。以色列人竟對他們的造物主如此逆性而行,讓耶利米感到十分不可思議。

  812. 這些經節顯示,耶路撒冷的宗教師如何一面聲稱已盡到律法賦予他們的責任(「教導」、「指引」),一面卻欺哄舉國的百姓。此處是舊約首度將文士當作一種職業。歷代志上二55提到,文士這行依家族或同業公會而自有其組織,而且他們在約西亞時頗為活躍(代下三十四13)。文士始於摩西時代,且於希西家在位早期已發揮作用(參:箴二十五1)。在公元前第七世紀,研究並解釋以色列的律法書乃是文士明顯的職責。然而,這些不學無術且不適任的律法師,卻強解神的話語,不但自取沉淪且導致他人滅亡(參:彼後三16)。七十士譯本略去了與六1215相仿的1012節。這一類的重複在耶利米書中經常可見。

  1317. 當災禍不幸來臨時,再也無人可保存先祖的信仰(沒有葡萄……沒有無花果子)。馬索拉經文的\cs1613節末意思並不明確,或許可讀作我所賜給他們的,必離開他們而過去,亦即作為對他們罪的審判。雖然猶大人提議逃往堅固的城池以保安全,但神已命定了他們的毀滅,這毀滅在此以「苦膽水」作為象徵。第11節中假先知和祭司的說法,如今看來是謬誤得無可救藥。猶大地的北端此時已遭戰火蹂躪。

{\Section:TopicID=147}18∼九1. 耶利米為耶路撒冷悲傷(馬索拉經文八1823

  這段經文顯示了耶利米每思及同胞的滅亡時,那種強烈的哀痛。他傾瀉而出的憂傷,來自於他對家國的愛與他忠心於神的命令兩者間的衝突。18節第一個字 mabli^gi^ti^ 並無意義,似乎應屬於17節末,有些手抄本將其分為兩個字 mibb#li^ g#ho^t[,意即無法痊癒。因此,被這些毒蛇咬到是會致命的。經過修改的18節上便成了憂愁已壓倒了我。先知在此已預告被擄一事,因為被擄者詢問耶路撒冷受此羞辱的原因。收成將不敷應付必然來到的饑荒,也不再有先知或義人來醫治全國的疾病。基列自列祖時代即以芳香的樹脂聞名(創三十七25),但此處指的究竟是哪一種芳香樹脂,則不得而知。50 猶大的健康不能恢復,因為她的靈尚未重生。

226. 猶大的敗壞和滅亡(馬索拉經文九125

  耶利米以至為尖銳的筆調,列舉了同胞的罪狀,他同時為百姓因不斷背道招致的必然滅亡而哀痛不已。

  23. 耶利米從一個意象轉到另一個意象。他先像長年不斷的泉源般不停哭泣,而後轉為急於離開這一切的敗壞。對他而言,曠野遠勝於城市墮落的生活。中譯本的第3節(馬索拉經文的第2節),希伯來原文表達不清楚,或者可譯為他們彎起舌頭,像弓一樣,為要說謊話。他們在國中增長勢力,但不是為行誠實。他們惡上加惡……。猶大的罪在於存心不認耶和華(參:士二10;何四1)。

  47. 猶大對神的詭詐和不忠,使耶利米體認到每個人都是雅各或都是騙子。馬索拉經文的 `a{qo^b[ ya`qo{b[RV 盡行欺騙),是針對雅各名字的雙關語(參:創二十七36)。說謊、欺騙、詭詐、姦淫以及拜偶像,在猶大成了慣常的罪行,而百姓事實上因墮落的行為已精疲力盡。但即使如此,他們仍拒絕那藉歷史向人啟示祂自己的神,他們也因為如此背棄神的愛而必受懲罰。神除了讓祂的子民接受苦難的嚴格磨鍊之外,別無選擇。

  811. 這個背道的國家直走向滅亡,激起了耶利米澎湃的情感。他鮮明地敘述猶大的毀滅,描繪出通常放牧牛群的曠野的草場已然荒廢(參:出三1),且飛鳥和野獸亦已逃去(參:耶四25)。不多時只有野狗會居住在這亂堆(參十22,四十九33,五十一37)。這景象令人想起,基督亦曾為耶路撒冷日後的下場而哀傷(太二十四128;可十三123;路二十一524),而屆時耶路撒冷遭毀滅的原因同樣是棄絕神。

  1216. 對智慧人而言,哭泣哀號和動物的遁逃已足為警示;但百姓卻仍硬著頸項,他們寧可依循異教的習俗過活,而不願遵行西乃之約。他們的頑梗也正是導致其滅亡的原因。迦南的眾神祇一般以伊勒(El)和其妻亞舍拉(Asherat)為首。迦南神話中傳說,他們結合所生的後代,便是主掌生育繁殖的宇宙之神巴力。根據許多烏加列文獻(Ugaritic texts),巴力是迦南諸神之首。此一荒淫、狂歡的異教,許多世代以來一直迷惑著以色列人。現在耶利米指出,是列祖的邪惡誘導了其後代子孫犯罪,而最終的結果便是神的懲罰(參:出二十5),先知在此以茵蔯苦膽水暗喻懲罰。罪的工價乃是死(羅六23)。

  1722. 耶利米提到極敏感的話題,他將死亡形容為一陰森的收割人。他在為耶路撒冷的毀滅舉哀時,強調荒蕪的景象。他叫人召來(唱哀歌的婦女17節),好大聲哀哭。這些婦人通常在喪禮中跟著靈柩而行,揚聲為死者之去世而哀哭(參:太九23)。現在她們將會明白切身的哀痛究竟是何意義,因為死亡已經臨到猶大眾民,它對任何年紀和性別的人均一視同仁。作者提及此事可能暗指猶大被圍困後發生的致命瘟疫,但從這一段詩歌無法斷定作者的寓意。七十士譯本略去了22節起首的幾個字。

  2326. 在這樣危機來臨的時刻,智慧人所知道惟一的安息,便是神的慈愛h]esed[)和公義(參:林前一13;林後十17)。H]esed[ 在舊約常用以指神與人立約的愛(AVRV慈愛RSV不變的愛NEB無盡的摰愛),因此神在此強調祂自己道德的恆常不變,對比祂子民的不忠。耶利米隨後又陳述,猶大人雖然身體受了割禮,但對西乃之約的屬靈意義,卻全無內心的順服,他們不在心靈與身體上榮耀神,反倒放縱私慾(參林前六20)。所以,他們並不比其周圍的異教徒好,而遭神處罰也是必然的結局。這裡所提到的列國,很可能曾在埃及的領導之下組成一反巴比倫的同盟。剃掉兩鬢的頭髮(參:耶四十九32)是為摩西律法所禁止的(利十九27),此處可能特指阿拉伯的某一族,他們剃周圍的頭髮以示對酒神巴克斯(Bacchus)的崇敬(希羅多德,Herodotus iii.18)。

 

50 有關芳香樹脂,見 J. D. Douglas, NBD, p. 129; R. K. Harrison, Healing Herbs of the Bible (1966), pp. 17f.

──《丁道爾聖經註釋》